top of page


道別之前:
病榻前去與留的掙扎
講者:陳裕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
近年全球疫情肆虐,令我們覺得生命無常。當自己到了神智不清,不能決定時,家人與醫生又會如何作出醫療決定?除了後事的安排,晚期照顧意願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如能及早與家人表達想法,可以避免家人日後因代作治療抉擇而引起的矛盾和壓力,你的個人意願亦將被尊重。然而,要如何展開對話?要討論什麼?陳裕麗教授將分享預設醫療照顧計劃的倫理考量與實踐,這對於每個人、每位照顧者都是重要的課題。

離開以後:法醫人類學家所見的死亡真相
講者:李衍蒨小姐(法醫人類學家、《屍謎——驗屍枱外的20個疑團》、《屍骨的餘音》系列作者)
法醫人類學家工作的日常就是處理屍體和骸骨,透過骨頭為逝者鑑定身份,了解他生前的經歷,予死者應有的尊嚴,給在世的人真相,好讓喪親者得到安慰。「我們相信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有尊嚴地來,亦都應該有尊嚴地走。」李衍蒨小姐將分享她作為香港少有的法醫人類學家難忘的工作經驗和挑戰,以及從死亡中得著的啟示。



當我們還活著:
哲學生死觀
講者:李敬恒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及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高級講師)
中西方哲學領域不乏探討生死,討論生死觀對我們活著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我們要思考生活、生存和死亡?認識死亡又如何幫助我們面對生命的終結?人生就是一個步向死亡的過程,雖然我們無法掌握死亡,但可以學會好好活著!李敬恒博士將淺談中西方哲學生死觀,並帶領參加者一起思辨生命中無可避免的生死禍福。
是次講座場所為 599F 章列明的業務及處所,所有人士進入場所需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及均需符合「疫苗通行證」,詳情可參閱以下網址:

bottom of page